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

世界主要产铜大国及当今铜工业发展趋势

2020-01-29 11:1311350260选矿技术网

铜资源与铜储量

铜储存于大约250种矿物之中,但其中只有10多种矿物具有工业利用价值,如黄铜矿、辉铜矿、蓝铜矿、斑铜矿等。

世界铜总资源量预计为16.26亿吨(以含铜量计),其中总储量估计为4.02亿吨。储量最大的国家依次是智利(7900万吨)、美国(5700万吨)、中国、赞比亚(3000万吨)。

海洋铜资源目前尚不具备可开采价值,专家们初步估计海洋底结核的含铜量可能高达l亿吨。

目前世界矿铜年产量约在1200万吨,精铜年生产能力达1400万吨,其中湿法提取铜已占铜产量的16%。世界铜消费量在1200万吨/年左右。

最大的产铜国-智利

智利在世界铜经济中占有三个第一:储量第一、产量第一、出口第一,无愧有“铜矿王国”之美誉。

智利铜资源约占世界铜资源总量的23.8%,每年80%以上的矿产铜出口到美国、日本、中国、韩国和西欧等国家。铜的出口收入在智利出口收入中占有很大比例,因此,无论铜价如何波动,智利都要设法提高产量和出口量。

智利铜业的发达得益于其矿石品位高和开采费用低的优势,国营矿山公司在智利铜的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。

智利铜厂规模很大,如丘基马塔铜精炼厂的年生产能力60多万吨,是世界上最大的精铜厂;智利国家矿业公司拉斯文塔纳斯两个精铜厂,年生产能力达40多万吨。

智利还于1988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溶剂萃取工厂。该厂处理矿山尾矿的氧化矿石,以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降低铜生产成本。

智利在铜业的发展中,吸纳了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日本、芬兰、加拿大等国的采冶先进技术及资金。

最大的铜消费国-美国

美国是世界头号铜消费国,1996年铜消费达300万吨以上。同时,美国铜产量居世界第二位,1996年矿产铜186万吨,精铜产量224万吨。

美国的铜加工业非常发达,世界上各种铜加工及铜化工产品应有尽有,仅铸造合金产品就多达490余种。

美国的铜资源虽然丰富,但其品位多在1%以下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资源利用率,湿法炼铜在美国发展较快。

进口铜原料最多的国家-日本

日本虽然铜资源贫乏,但却是一个铜生产大国。1996年日本精铜产量达124万吨,名列世界第三位。日本的铜原料几乎全部依靠进口,进口量约占世界铜精矿总贸易量的40%以上。日本的铜精矿主要来自加拿大、美国、菲律宾、巴布亚新几内亚、印尼、智利、澳大利亚、马来西亚等国。为了确保进口精矿的供应量,稳定本国的铜产量,满足本国的消费量,日本采取了签订长期合同,向国外铜矿山投资等多项措施。日本也是世界铜消费大国之一,年需求量约在135万吨左右,主要用于汽车、家电、机械、电力系统等。

日本精铜厂以规模和高新技术熔炼著称,8个精铜厂总产量达124万吨/年,多采用90年代最先进的闪速炉工艺。

前些年,由于日元升值,国内需求强劲,日本铜业积极在海外建立合资企业,或出售先进炼铜设备和先进技术,在海外谋求新的发展。如中国江西贵溪冶炼厂全套引进日本闪速炉工艺设备,与中国合资建设安徽铜陵金隆铜业公司等。

铜业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国家-中国

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采冶铜历史的国家。中国最早的冶炼厂是上海冶炼厂,建于1912年,从那时到1949年,中国先后建设了重庆冶炼厂、昆明冶炼厂和沈阳冶炼厂。新中国成立后,1952年,万吨级电解铜厂在天津建成;1953年5月1日,中国第一座粗铜冶炼厂在安徽铜陵投产,年产粗铜2000吨。目前,中国己形成了七大铜工业基地,70余家铜冶炼厂,精铜生产能力已达到150万吨/年,铜材加工能力超过180万吨/年。

中国的铜资源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,长江中下游(鄂、赣、皖)占33.2%,西藏占15%,云南占12%,甘肃占6.5%,晋南占5.2%,其余的27.6%分布在新、青、蒙、苏、豫、浙及东北三省。中国的铜资源仅次于智利、美国,居世界第三位。

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,中国相继开发了一批铜矿山。经过40多年的发展,一部分中小型矿山即将退役。今后将开发的大型矿山有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、新疆阿舍勒铜矿、江西城门山铜矿、西藏玉龙铜矿、云南大红山铜矿、双竹铜矿、青海赛什塘铜矿等,其中几座大型铜矿已经具备了开采条件,以接替退役矿山。目前,中国铜冶炼厂正利用国际铜料产量过剩期,从智利、蒙古、美国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进口铜原料,发展铜冶炼。

目前中国铜冶炼厂技术装备、炼铜工艺不尽理想,主要表现在规模较小、技术装备落伍于世界水平,因而造成了成本居高不下。但我国铜冶炼业发展潜力还很大,目前占有1/3产量的铜冶炼厂的装备水平己达到国际八、九十年代水平,还有60多家冶炼厂技术改造任务十分艰巨,兼并重组、技术改造、规模布局等产业行为,在下世纪初将充分表现出来。

当今铜工业发展趋势

1、资源互补趋势。全球经济一体化在铜经济中表现最为明显。由于世界铜资源分布不均,各国经济发展特点不同,需求不同,必然带来铜资源、铜产品在全球流通。

2、铜提炼技术向规模化、高新技术、低成本发展的趋势。发达国家的精铜厂都采用了高新技术、集约化经营,一座铜厂年生产能力一般都在20~40万吨之间,与大型矿山配套的中型冶炼厂的规模也在5~20万吨。闪速炉、诺兰达工艺被普遍采用,尤其是湿法炼铜工艺以低成本、环保好的优势,引导着铜业革命的趋势,引起了铜业的广泛重视。发达国家火法提取铜的吨铜成本在1200~1300美元,湿法炼铜吨铜成本在400~800美元之间。

3、铜价格向全球化统一的趋势。全球贸易自由化及现代化交通的发达,为铜商品的流通创造了条件,也使铜价格趋于统一。目前世界三大交易所(伦敦金属交易所、美国商品交易所、上海金属交易所)每天都根据综合因素发布铜价格指数,其中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报价对全球铜价影响最大。

4、铜经济与各国经济的互动作用更加明显的趋势。首先是铜经济的发达与本国经济的发展关系重大,表现在铜消费需求增高,才能牵动铜工业的发展,各国经济态势如何直接影响铜工业的发展;其次表现在资本市场对铜工业的制约,铜业的采、选、冶、加,需要资本的大量投入,同时,铜商品交易也需要大量资本作为“润滑剂”;第三,铜的产量、消费量标志着国家的经济实力、国民的富裕程度。铜在国家经济中占有独特的必不可少的位置,也反作用于各国的经济发展。

免责声明: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,为了传递信息,我们转载部分内容,尊重原作者的版权。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,并非商业用途。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。

举报
收藏 0
评论 0
CAN总线的发展概况和简介

0评论2020-07-1810

钢铁冶炼技术发展概况

0评论2020-07-1417

固液分离技术的发展概况

0评论2020-07-1014

离心机行业的发展概况

0评论2020-07-1022

机电一体化产品及其发展概况
机电一体化产品及其发展概况

0评论2020-01-2971